2019第一支感动千万人的短片:好好说话,是为人父母最难的修行
♬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儿歌《掰玉米》
当耐心被耗尽,我也会忍不住大声怼小鹿,看着她突然噤声,我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事后想想,为什么我们总是把坏脾气留给身边最亲近的孩子?
希望看完这篇文章,你也可以像我一样,暖暖地抱住孩子,告诉她:“我爱你,以后我会和你好好说话。”
——鹿妈
文 | 豆妈
来源 | 女儿派主笔,二胎女儿的妈妈
1
这几天,台湾一家公司前几年拍摄的系列公益视频在朋友圈意外走红,每段时长不过两三分钟,看完却叫人红了眼。
工作人员以广告试镜为由,将镜头对准几组家庭,进行了一次真实的测试。
摄制组把孩子接到片场先行拍摄,接着又把父母安排到另外的隔间进行采访,让他们回忆以前对孩子语气不好的场景。
在孩子等待父母到达拍摄地点的这段时间里,工作人员会让他们给爸爸妈妈打电话,催促他/她快点到达试镜场地。
等父母接到电话,他们被要求模拟当时不好的语气回答,不知情的孩子却当了真。
而当镜头翻转的那一刻,本来坐在采访间一脸笑颜的几位父母,眼睛里瞬间写满了内疚和自责……
家庭一:低谷篇
六岁的女儿在摄影棚里等妈妈一起试镜,可到了约定时间,妈妈还没到。
女儿给妈妈打电话,问她什么时候才能到片场。
“喂,妈妈,你在哪?”
“你要干嘛,我在骑车,快要到了!等一下!”没说几句,电话被妈妈挂断。
陌生的环境下,被妈妈训斥的女儿有些束手无策:“打电话给妈妈,结果被妈妈骂了。”
又过了一会,妈妈还是没到,女儿又打了一次电话:
“妈妈……那个……”
“怎样啦!你很烦!一直打,我快要到了,你一直打干嘛!烦。”
话没说完,电话再次被妈妈挂断。
等待着女孩的,不是妈妈的柔声安抚,而是不耐烦的斥责。
女孩的表情,从一开始的期待,到失落、委屈、难过,妈妈挂掉电话的一瞬间,小姑娘捂住脸,忍不住哭了。
而在隔壁摄影棚,当工作人员把直播的屏幕转向妈妈时,她才明白,自己无心的一句回答,会让女儿心情down到谷底,这么难过。
家庭二:难过篇
这是一家四口,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拍完后,在沙发上坐着等爸爸从路上赶来。
先是弟弟给爸爸打电话:“爸爸,你在哪里啊?”
“干嘛!我在忙啊!”
“你想要怎样!”
“不能等一下吗?事情处理完了就过去了啊!”
弟弟被爸爸连珠炮般的训话吓到,一声比一声低,连最后一句“拜拜”还没说完,爸爸已经把电话挂了。
又等了一会,爸爸还是没到,这次换成了姐姐打电话:“爸爸,妈妈叫我跟你讲快一点。”
估计是害怕自己也会挨骂,小姑娘打着妈妈的名号和爸爸通话。
可爸爸还是一顿发火:“我事情处理完了!我在赶!不能等我一下吗?”
姐姐弱弱地答了一句“噢”,就把手机递给妈妈,闷着头继续画画。
只是在妈妈问“爸爸生气了吗?”的时候,小姑娘难过地点点头,然后压抑着想哭的冲动,不说一句话。
另一个房间内,工作人员将直播的屏幕转向这位爸爸。
在采访开始之前,他曾说,有时候孩子下课没有及时打电话报备到家,也会当场就骂。
可看了屏幕里女儿垂着头不说话的样子,他才开始内疚:“越亲近的人,你反而会对他越没有礼貌,越不耐烦。”
2
一句平常的问话,一句无心的回答,却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划了一道界线。
Facebook上有一组点赞爆表的亲子教育图片,列举了“坏父母的11种表现”,其中有7种都是不好好说话造成的。
如果你的孩子撒谎,其实这说明你曾经对他犯过的错误反应过度。
如果你的孩子缺乏自信心,其实是因为你给他们的建议多过了鼓励。
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坚持自我,其实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你总是在公共场合教育批评他们。
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气,那其实是因为你给了他们的赞扬不够,他们只有行为不当的时候才能得到注意。
如果你的孩子总是神神秘秘的,什么都不告诉你,那是因为你总是爱打击他们。
……
几米在漫画里写,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,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。
看得见的伤痕总归会愈合,可心里的伤口随着时间的流淌只会越来越深,没人倾诉,没人在意,就能闷在心里自己消化……
心理学家法迪斯说:
“在孩子学会语言之前,他们是从感情的氛围里得出自己的结论的——这个世界是一个令人忧虑、愤怒的地方,还是一个安全、愉快的乐园。
试想,带着包袱的孩子,怎能拥有一个乐观开朗的性格呢?”
伤人的话总出自温柔的嘴,跟孩子好好说话,其实很简单。
3
我常和一个教授朋友聊养育孩子的话题,只要谈起亲子沟通,他都会文邹邹地形容:
言之有物,实为心声,一声一咳,俱带感情。
语言是有带有情绪的,你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,可能暖心,也可能伤人。
所以他和女儿莉莉讲话时,十分注意语言的分寸,同时又十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。
有一次我去他家做客,恰巧有几位学生提交了课题需要即时回复,他扎进书房一顿忙活。
期间有几次莉莉去找爸爸,叫他看自己刚画好的画,朋友每次都耐心地安抚女儿:“等一下宝贝,爸爸忙完哥哥姐姐们的作业,就去看你的画。”
许是耽搁时间太长,莉莉委屈地坐在沙发上闷声哭了起来。
这事儿要是搁一般家长身上,等着孩子的肯定是不耐烦、甚至厌恶的骂声:“烦死了!一天天净瞎哭!你看不见我在忙吗!”
可朋友不是,他加快速度忙完手头的活,走到女儿身边蹲下来和她平视,慢慢解释:
“宝贝,爸爸知道你现在很难过,觉得自己受委屈了,但爸爸也有忙的时候,你也要体谅爸爸,现在我们去看你的画吧。”
听了爸爸的话,莉莉也明白自己不该闹脾气,乖乖地点点头,说“好”。
平日里,他也毫不吝啬地对女儿表达自己的爱,脱口而出各式各样的昵称,什么“大宝贝”“小可爱”“小乖乖”“小公主”,这种亲昵的相处,身边能做到的爸爸真的太少太少。
心门是需要用心来叩开的,当父母和孩子开始好好说话,这扇门就已经打开了一半。
因为在乎,你的字句都会触动孩子的情绪;因为关心,你的语气对他们都有天大的意义。
4
龙应台曾说:“从父母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,不难;难的是父母会蹲下来,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。”
当你习惯了对孩子大喊大叫,指责而不去理解,命令而不去沟通,最后只能背道而驰,越走越远,越发疏离。
去年爆红的小诗《挑妈妈》,里面那句“觉得你特别好,想做你的孩子,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”,击溃无数父母的泪腺。
你的孩子,远比你想象中更加在乎你,他会因为你的话感觉到爱和幸福,也能感受到冷冰冰的拒绝和指责。
用温柔的力量代替火冒三丈,你会发现愤怒不堪一击。
别用蛮横的语气,把孩子从自己身边恶狠狠地推开。
2019年的第一个周末,请抱抱你身边的那个孩子,告诉她:“我爱你,我会好好和你说话。”
*作者:豆妈,女儿派主笔,资深儿童心理专家,少女心满满的二胎妈妈,专注于幼儿心理教育和亲子阅读。
亲爱的,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,就把我们“设为星标”★吧!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!
育儿先育己,长按下方图片
识别二维码,关注女儿派
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